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专区 > 风采展示
服务专区
政策法规
风采展示

厦门市教育基金会

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22-06-06 16:45:52浏览数:0

厦门市教育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成立于1988年9月。30多年来,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坚持正确的慈善方向,走出一条“爱心永恒”的路子。尤其这5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开拓与规范慈善行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一、主要做法

(一)突出政治性,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品质与理论素养。

理论学习,重在成效。一要形成制度,二要联系实际。每当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党中央有重大决策,基金会党支部都在第一时间组织学习。在学习中,紧密联系切身经历与慈善工作实际,进行讨论, 突出“党的领导”与“一切为了人民”两个要点。 基金会重视党建工作,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与监督作用。5年 来,落实与健全了有机构、有人员、有阵地、有经费的“四有”制度。每月一次支部活动,除了集中学习外,还组织参观党史纪念地、红色历史纪念地,得到一次又一 次的生动的党史和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支部把党建成果运用到基金会工作上,党员在各项工作中起带头作用,这在2020年疫情期间坚持有效 工作表现得尤为突出。

1

厦门市教育基金会全体人员在彭德清将军纪念馆座谈学习党史体会

(二)突出公益性,学习贯彻《慈善法》,增强慈善意识,规范慈善行为。

这5年,正是《慈善法》颁布与实施的5年。因此,加大《慈善法》的学习与执行力度,成为基金会最重要的工作。一是认真学法,增强慈善意识。他们将《慈善法》与基金会章程合编成小册子,全体理事、工作人员人手一册,随时对照实际找差距、订措施及完善工作制度。二是严格守法,规范慈善行为。以开展慈善活动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根据法律法规及章程规定,建立、健全了内部治理结构,明确了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对于募捐资金专门登记造册, 严格管理,专款专用,重大投资方案均经理财小组和办公会研究提出意见,理事会集体讨论决定,严格按章办事。 三是诚信践法,提升慈善效益。公开公正,不搞暗箱操作,慈善行为一切环节与结果均予以公开,经得起检验。在募捐上,依法取得公开募捐资格。2016年11月7日,获得省民政厅颁发的“慈善组织公开募捐 资格证书”。按自愿原则推进公益事业,所有的专项基金(资金)都是严格按照自愿、协商、统筹、有针对性的精神与有关章程规定运作,按 照相应的专项章程、协议、合同及捐赠人意愿开展慈善活动。每次活动 都征求捐赠人,告知受益人单位,接受监督。每项经费往来,都开具正规发票,纳入总体账目。同时,坚持信息公开,及时通报各种重大事务与活动情况,听取反馈意见。

(三)突出责任感,以浓厚感情筹募教育基金,以科学态度管理、 使用教育基金。

基金会始终视筹募、管理与使用基金作为崇高的慈善事业,积极、 慎重、科学地做好各项工作。

一是筹募基金“诚”字当先。“诚”以待人、“勤”以走访,遍走捐赠单位捐赠人,效果明显。去年疫情期间,理事长潘世建专门走访 台资企业厦门群鑫公司,主动关心生产情况。该企业董事长十分感动, 将原定资助50名贫困大学生30万元提升到200名120万元。这种“诚”与 “勤”,带来了基金的增量,为奖助等有效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管理基金要集中集体智慧,制定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力避风险。一些带有风险的基金项目的投入,都在听取理财小组意见的基础 上,召开理事长会议,集体研究,充分论证,决定取舍,因而资金管理从没有出现过失误。

二、工作成效 

(一)基金的总量不断扩大,管理与使用更加科学合理。 

在当前经济下行、企业效益普遍下滑的大环境下,公益性捐款逆势增长。5年间,总收入达2亿9275.64万元,比上届2亿8,847.4万元增加428.24万元,增幅1.48%。其中社会各界的捐赠收入2亿2227.21万元,占75.92%。 

在募集的捐款中,留本基金的发展也引人瞩目。到2020年底,留本基金总数从上届末的65个增加到73个,基金本金总额达1亿3,379.32万 元。尤其是2015年,得到厦门市教育局的支持和爱心企业的参与,共筹措资金1,200万元,设立“教师大病资助基金”,后又得到市教育局支持注资500万元,使该留本基金本金达1,700万元,用基金的增值部分资助罹患危重病症、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教师。

(二)使用基金既要合理,又要突出重点。 

基金会共有奖助师生、支持学校发展等5大公益项目,重点是资助大病教师与贫困大学生。每年年初的理事会议,都认真讨论财务预算, 重点研究基金的使用方向与主要项目。 

由于工作细致,注重调研,透明度强,基金会的各种公益活动未出现差错,实现资金使用的“零投诉”。开展慈善活动的年度支出均高于上年度总收入的70%,符合《慈善法》规定的比例。紧缩行政开支,管理费用控制在3%,远低于《慈善法》规定的不超过10%的比例,节约更 多的经费用于公益。

基金会精准扶贫,重点帮扶贫困大学生与大病教师。2016年至今, 共资助贫困学生8799人次,计4898.56万元,其中贫困大学生3998人次, 计2420.9万元。资助对象不分地域,只要在厦门学习、有厦门学籍且符 合资助条件的,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均纳入爱心资助范围。每年组织二、三百名志愿者逐户走访核实,确保资助对象精准到位。专设的 “大病教师专项资助基金”,由初期的每半年申报资助一次,到现在的每个月申报资助一次,及时对患病教师进行慰问并发放资助金。2016年至2020年,共资助225人,支付资助金400.5万元。在资助中,强调“金钱资助与人文关怀并重”的理念,对特困学生与大病教师,一一上门慰问,带去人文关怀。

2020年2月,基金会捐赠30万元支援湖北抗疫。8月,响应中央关于福建对口支援宜昌的号召,发动9家企业共捐赠45万元,联合《海峡导报》一起对口帮扶湖北宜昌75名贫困大学生。 

(三)总结经验,完善管理,成功蝉联5A级社会组织。

为迎接2020年社会组织评估,基金会上下十分重视,认真总结近五年来的工作成效和经验,进一步完善内部运行机制,按照评估“4个部 分、39项内容”的要求,对号入座,充实材料,认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评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做到“颗粒归仓,滴水不漏”,以高分值成功蝉联“5A级社会组织”称号。

基金会人少事务多,人员中多为退休人员,但能团结协作,增强合力。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基金管理条例》及理事会制定的“章程”办 事,不断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依规运作。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制度与程序,不断强化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升服务意识、能力与效率。 

三、经验体会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一切为了人民”的理念。

基金会的工作,始终得到厦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每逢重要活动, 市委市政府领导到会讲话,保证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始终得到厦门市委 教育工委与市教育局的直接指导,党工委书记、局长亲自联系基金会, 每年至少两次前来调研、座谈、现场办公,解决问题。

基金会在学习中,紧密联系切身经历与慈善工作实际,进行讨论, 突出“党的领导”与“一切为了人民”两个要点。每次学习,都交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力争达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2020年抗击疫情期间,基金会在2月下旬就恢复上班,坚持一边抗疫一边工作,确保日常工作不停摆,正常工作特色办,有效地开展每月一次的大病教师资助与800多名贫困家庭大学生的家访、资助工作。 

(二)弘扬嘉庚精神,宣传“捐助教育基金是最佳慈善选择”理念。

高举嘉庚旗帜,弘扬嘉庚精神,成为基金会工作方向。充分运用厦门市政府“捐资兴学奖励条例”这一平台的作用,大力宣传“捐助教育 基金是最佳慈善选择”理念。协助厦门市政府进行两年一度表彰捐资兴 学先进集体与个人。还通过各种途径,宣传一批捐资兴学的典范。2020 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在讲话中特别点名表彰为厦门教育基金作出贡献的李永裕同志与“王淑景王文斗奖学基金”捐赠人王灿云女士,起到了榜样作用。 

(三)谋创新,促发展,开拓慈善行为。

他们深知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五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大力推进爱 国主义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进校园。在教育部门和学校及有关单位支持下,先后组织了英雄小八路精神、海堤精神、厦门建设成就摄影、绿色生态文化、海洋文化等进校园活动,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科学文 化知识教育,尤其极具地方特色的“嘉庚精神”的教育与传承,微电影 《来自队歌摇篮的报告》的拍摄与传播,推动微电影《苏颂》的拍摄与播放,极具效果,表达了强烈的文化自信。

(四)强化宣传,接受监督,进一步树立慈善组织正面形象。

基金会通过编印专著,举办公益活动,全面反映基金会工作。2018年,刊行《而立风华》一书,从不同角度来解读基金会30年来的方方面面的工作成就。10月30日,举行成立30周年的座谈会。2021年,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编辑出版《爱心永恒》,将于今年7月1日前问世。该书真实地纪录了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正确的慈善方向,为“爱心厦门”建设,推动厦门教育改革发展,壮大慈善事业作出的贡献。

基金会最早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与媒体的沟通。2016年11月 8日,正式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并一直坚持着,得到省民政厅的充分肯定,在2019年11月的省社会组织培训班上作了专题介绍。成立以来, 每年举办两次通报会,及时向中央、省、市有关媒体通报工作计划与重大情况。2020年疫情期间,通报会也未曾中断。中央、省、市有关媒体多次给予正面宣传,不仅提升了基金会的知名度与公信力,而且也起到监督作用。 

基金会对每笔捐赠款的使用,都取信于捐赠人,取得捐赠人的认可与信任。对奖助的项目和对象的确定,走规范的议事程序,并把结果及时地通过网络或书面向捐资人报告,并向社会公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一年一度的“爱心助学”活动后,都将每个捐赠人及每个受资助学 26生的姓名与款项全部在《海峡导报》上刊出,社会反响极佳。

在即将迎来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站在新的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基金会深感任务艰巨,前程开阔,决心更上一层楼,再创新辉煌。


上一篇:福建省民间组织服务中心
下一篇:福建省金凤经济发展促进会
福建省海峡社会组织研究院

        福建省海峡社会组织研究院于2007年经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在福建省民政厅登记成立,是一家以研究社会科学、社会组织发展、社会公益服务为主的社会服务机构。研究院现有专职工作人员18人,外聘知名专家、研究员和顾问23人,于2017年3月建立了党支部,2018年10月在福州市总工会登记成立了“研究院工会委员会”。

        研究院成立至今,一直朝着专业化服务发展,充分发挥研究院的优势特点,提供专业评估、咨询、辅导,在评估、年报、财税、项目、内部治理等方面多维度服务省市区县社会组织;同时,研究院在研究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创新上也作了大量探索。

业务服务
1. 等级评估、年度报告辅导;
2. 制度建设、人才培育、财税咨询、项目管理;
3. 登记成立、变更、换届、注销指导;
4. 项目申报、立项指导,项目评估、评审;
5. 书刊编辑,网络服务,课题研究。
二维码

电话:0591-87875433 87862553

邮箱:yjy.61@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23号商业大厦12楼1206室

关注左方二维码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