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专区 > 风采展示
服务专区
政策法规
风采展示

厦门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

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22-06-14 09:19:02浏览数:0

与中国共产党同龄的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由华侨创办的综合性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厦门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厦门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传统的大学”,“形成了‘爱国、革命、 自强、科学’的优良作风”。从百年时光走来,爱国、报国,是百年厦大的文化基因,是厦门大学特有的精神财富,被传颂在校歌校训里,被 镌刻在融汇了嘉庚精神文化符号的校徽中,流淌在“厦大人”的血脉 里,激励着一代代“厦大人”坚定前行。

新百年,新征程。厦门大学将遵照党的正确指引,与国家同呼吸, 与民族共命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辜负国家重托与人民期望,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一流大学。厦门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始终紧跟党的步伐,服务学校教育事业发展,传承和弘扬“嘉庚精神”,为助力厦门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保驾护航。

一、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多措并举,创新传播方式

1.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 

按照厦门大学党委的统一部署,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 深入开展“四史”学习教育,探索丰富学习形式,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宣讲辅导报告,开展全面学习,并领会贺信精神,结合工作实际,落地落实落细。基金会秘书处党支部在学校“百年校史馆”中设立“社会各界支持办学”专栏,把百年捐赠史融入百年办学史。 

党支部通过开展“重温延安精神,牢记初心使命”主题的系列党日活动,通过学习《习近平在延安》《回望延安》《我心目中的陈嘉庚》《陈嘉庚与百年厦大》等,加强党性教育,传承嘉庚先生教育报国的家国情怀;与厦门大学基建处党支部、厦门大学财务处党支部结对共建, 共同前往陈嘉庚纪念馆开展“弘扬爱国精神 坚定荣校情怀”现场教学活动,重温嘉庚先生事迹,接受嘉庚精神洗礼。

通过学习,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基金会秘书处的行动指南、工作思路和发展成果。结合工作实际,鼓舞全体工作人员坚定信心,以“钉钉子”的态度把贺信精神贯彻落实到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捐赠工作的具体实践中。 

2. 充分调动融媒体手段,打造公益形象 

为更好地传播价值理念,打造了基金会宣导片,并着力提升基金会 LOGO、AI视觉、网站和移动端等多方面的高辨识度,优化捐赠工作整体风貌;联合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制作4集厦门大学捐赠文化形象宣传片,用更加丰富的方式弘扬嘉庚精神;充分整合短视频、官网、公众号等手段,及时报道捐赠事迹,提升捐赠文化传播力。 

3. 增进沟通联络,升华捐赠服务 

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特殊时期,通过传统书信的温情方式,先后向海内外老一辈校友、捐赠人、社会爱心人士撰写70余封信函,增进沟通,加深友谊;重点人物重点打造,特别定制捐赠视频和画册20余部, 回馈捐赠,表达感恩之情,使捐赠人切身感受到厦大温度。 

(二)心怀家国,奉献爱心,助力武汉战“疫”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基金会秘书处党支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厦门大学党委决策部署,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当做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不忘公益本质,第一时间投入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积极争取并及时落实疫情防控相关的捐赠事宜。

1. 积极响应 

大年三十,党支部第一时间响应,用最短时间策划设立“守望相助  共克时艰——厦门大学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专项基金”捐款项目。自 2020年2月14日启动专项基金捐款,仅一个月的时间,就得到16288名师 生热情参与,共计筹集捐款416.31万元,全校各党支部捐款覆盖率达到100%。 

迅速动员党员骨干下沉一线,组成“党员志愿服务队”,协助做好学校人员体温检测、社区防控、防疫物资筹备、师生复工复学等有关工 作。 

2. 细化服务 

全体党员加班加点,全天候随时响应支持,确保防疫捐赠工作“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第一时间协调各学院、银行等单位,提供上门服务,提高捐赠的便捷性;及时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逐一致谢每位捐赠人并反馈捐款使用情况,做到公正公开透明;主动咨询对接相关部门,切实推进捐款专项资助物资的购置工作,并跟踪落实,确保防疫物资及时抵达受益单位。 

3. 多方筹措 

除接收捐赠款项外,配合厦门大学资产与后勤事务管理处,做好物资捐赠的接收、管理、使用;为“微光计划——厦门大学EMBA2019级、EMBA广州校友会”、“共克时艰志愿者团队”、厦门校友会企业 家分会等做好捐赠医疗物资的相关工作;主动联系落实厦门经济特区金 融学会捐赠10万个口罩,用于支持师生抗“疫”复学。 

(三)创新形式,聚焦使命,弘扬嘉庚精神 

1. 推出“重走嘉庚路 致敬新时代”主题展览 

百年校庆期间,由基金会主办,推出“重走嘉庚路 致敬新时代”主题展览。通过创意的“1921”回形展陈列结构独特呈现,追忆陈嘉庚先生不平凡的一生,在揭幕式中,将校庆系列捐赠签约仪式内嵌于其中,升华了捐赠的主题与意义。

1

“重走嘉庚路 致敬新时代”主题展览揭幕式

2. 通过特色项目传递嘉庚精神 

与深圳校友会就“学生免费白米饭及矿泉水”项目推出“‘箪食瓢饮 衔环涌泉’专项基金”,用于资助“学生免费白米饭及矿泉水”经费开支。并倡议广大校友后续接力,以实际行动固化捐赠文化与嘉庚精神。 

(四)提升能力,打造品牌,讲好捐赠故事 

1. 加强学习,苦练内功,提升业务能力 

依托厦门大学丰富资源优势,邀请学校党委宣传部资深新闻人为新入职员工培训;选派工作人员参加学校党委党校举办的 “新时代融媒体能力提升计划”专题研修班;举办培训沙龙,邀请其他高校基金会、慈善组织分享先进经验,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 

2

“箪食瓢饮 衔环涌泉”专项基金捐赠签约仪式现场

2. 情暖人心,打造品牌,传播捐赠故事 

推出《世纪流芳》《南强大爱》专栏,礼赞对厦门大学百年发展做出捐赠贡献的个人、集体,以期阐扬捐赠文化,传播捐赠文化,凝聚爱心力量。

3. 寻根溯源,探赜索隐,梳理捐赠历史 

在收集阅读大量文献、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全面系统梳理厦门大学百年捐赠史,潜心撰写出《凤凰花开 世纪流芳——从厦大捐赠文化视角探寻“嘉庚精神”百年传承》,有力宣传了厦门大学独特的嘉庚精神、 捐赠文化和感恩教育传统。 

二、工作成效 

(一)全面增强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加强党支部建设、弘扬“嘉庚精神”、厚植“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是厦门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的一贯追求。通过系列活动开展,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处全体人员的思想觉悟得到进一步提高,精神状态得到进一步提升,工作实效得到进一步强化。弘扬“嘉庚精神”、“永远跟党走”,已内化为同志们的精神指引,并外化为创新性做好捐赠服务工作的生动实践,在百年校庆筹资工作中得到充分彰显。 

(二)有效提升关注度、美誉度,讲好“厦大故事”,传播正能量 

自2019年4月6日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筹备工作启动以来,在微信公众号推出各类宣传报道145篇,在基金会官方网站推出96篇。许多文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凤凰花开 世纪流芳——从厦大捐赠文化视角探寻“嘉庚精神”百年传承》一文在人民网全文刊载,人民日报海外版节选登载,腾讯、网易、神州瞭望等众多新闻媒体广泛转载;纪华盛校友的捐赠故事《最“抠门”也最慷慨!攒了20多年的退休金,这位厦大学长做了这件事》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共青团中央等众多国家及省市级媒体平台的广泛转发,阅览量达数十万。 

截至2020年12月,基金会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已超10000人,同比去年增长37.24%。基金会微信公众号在“2020双一流高校基金会公众号年度排行榜”(蓝矩排行榜)中,获评“最佳全能榜”第5名、“最受欢迎榜”第6名、“最具传播力榜”第10名、“最勤奋榜”第11名。 

(三)大幅提高捐赠率、复捐率,为学校事业发展筹集更多资源 

在嘉庚精神的感召下,师生、校友、社会爱心人士踊跃支持学校事业的发展。截至2021年5月11日,共计36,633人次参与百年校庆各项捐赠活动,厦门大学师生、校友捐赠率、复捐率突破历史性新高。捐赠项目覆盖了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学科发展,现有运行项目超过400个,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建设发展。 

三、经验体会 

(一)党是工作前进的“领航员” 

基金会始终以党建为引领,以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指引前行之 路,以依托厦大、服务厦大为中心,找准党建工作与社会组织发展的结合点,不忘立校之本,主动提高站位,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引领、参与管理、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领航员”作用。 

(二)党是工作开展的“主心骨” 

从制度上保证党对基金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在章程中明确党建的内容,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引领作用;坚持基金会秘书处的主要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加强了基金会党建工作,促进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党建与责任相结合;党支部通过组织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前沿业务知识,开展谈心谈话,批评与自我批评,动员全体人员对标先进典型,有力保障了百年校庆工作。 

(三)党是工作创新的“推动者”

随着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相关法规不断出台完善,公益环境在呈现新的特点。为更好发挥基金会的价值使命作用,党支部不断推动组织思维创新,科学谋划,创新工作方式,充分挖掘厦门大学的百年校史资源,从独特的捐赠文化视角出发聚焦党建工作,弘扬“嘉庚精神”。


上一篇:福建省档案学会
下一篇:福建省南安市黄良庵慈善基金会
福建省海峡社会组织研究院

        福建省海峡社会组织研究院于2007年经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在福建省民政厅登记成立,是一家以研究社会科学、社会组织发展、社会公益服务为主的社会服务机构。研究院现有专职工作人员18人,外聘知名专家、研究员和顾问23人,于2017年3月建立了党支部,2018年10月在福州市总工会登记成立了“研究院工会委员会”。

        研究院成立至今,一直朝着专业化服务发展,充分发挥研究院的优势特点,提供专业评估、咨询、辅导,在评估、年报、财税、项目、内部治理等方面多维度服务省市区县社会组织;同时,研究院在研究社会组织的发展和创新上也作了大量探索。

业务服务
1. 等级评估、年度报告辅导;
2. 制度建设、人才培育、财税咨询、项目管理;
3. 登记成立、变更、换届、注销指导;
4. 项目申报、立项指导,项目评估、评审;
5. 书刊编辑,网络服务,课题研究。
二维码

电话:0591-87875433 87862553

邮箱:yjy.61@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23号商业大厦12楼1206室

关注左方二维码有惊喜